首頁 > 最新消息
最新消息 — 最新消息

【關愛消息】送愛沒有名字的孩子—跨國攜手呼籲保障無國籍兒童權益2025-09-20

周大觀文教基金會於今(20)日在關愛之家舉辦「送愛沒有名字的孩子」活動,宣布捐贈新台幣五萬元,拋磚引玉,期盼社會各界共同關注並支持無國籍兒童的權益保障。
活動現場匯聚政界、企業與公益團體代表,包括立委麥玉珍、立委林月琴、Hi-Q總經理陳樹人、印尼卡蒂尼緊急救援學校創辦人羅莎蒂&伊利雅寧希、台灣關愛之家創辦人楊婕妤、周大觀文教基金會創辦人周進華與副總執行長趙國玉,共同為沒有名字的孩子加油打氣。

致敬在地典範:楊婕妤女士
周大觀文教基金會副秘書長張芝瑄指出,本屆「全球熱愛生命獎章」得主、無國籍寶寶守護天使楊婕妤女士,自1986年起便無償收容愛滋感染者與無家可歸者。當時僅三十出頭的她,不畏社會偏見與資源缺乏,自掏腰包提供食宿與醫療照護,成為台灣最早投入愛滋中途照顧的先行者。
1997年起,她的援助對象擴及人口販運受害者與在台懷孕的外籍移工;2002年更親赴大陸河南愛滋村,協助失依孤兒,展現「愛無國界」的人道精神。40多年來,她與團隊已照顧超過2,000位愛滋感染者、愛滋寶寶、外籍人士與無國籍兒童。即使因歧視與抗拒被迫搬遷逾百次,她始終堅守「助人無條件」的信念,為最弱勢者點亮希望。

 

國際典範同行:印尼雙胞胎媽媽天使
周大觀文教基金會兩岸及國際交流中心執行長周上觀也表示,印尼雙胞胎媽媽天使羅莎蒂&伊利雅寧希40多年如一日,致力於貧童教育,更以身作則號召各界善心人士。截至目前,印尼已有3,000多所慈善學校響應成立,讓教育資源遍布各島嶼。

她們也在去年參與基金會「熱愛地球.活好生命」公益活動後,今年3月再度親訪台北、高雄的關愛家園,特別送愛給在台黑戶寶寶,展現國際公民社會攜手守護兒童的決心。

 

全球視野:沒有名字的孩子
根據聯合國難民署統計,全球仍有超過千萬人沒有國籍,他們在醫療、教育、工作等基本權益上都面臨困境。這些孩子往往在出生時就被剝奪身份與未來,不僅帶來社會安全隱憂,更是對兒童人權的嚴重挑戰。
在台灣,這些「沒有名字的孩子」同樣就在我們身邊。他們的詩與故事令人動容,更需要社會大眾共同伸出援手,並期待政府加速立法,保障他們最基本的健康權、受教權與生存權。
「全球熱愛生命運動」的行動呼籲

 

周大觀文教基金會自創會以來,持續推動「全球熱愛生命運動」,倡導「和自己好—熱愛自己的生命、和別人好—尊重別人的生命、和地球好—維護地球的生命」。迄今已表揚來自七大洲、81個國家的481位「全球熱愛生命獎章」得主。
基金會強調,「送愛沒有名字的孩子」不僅是公益活動,更是一場人權運動。我們呼籲:台灣應盡速建立制度保障,讓無國籍兒童不再被遺忘在法律與社會的縫隙中。

 

#黑戶寶寶 #沒有名字的孩子 

最新消息